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时事资讯

保密资质:保密责任的分类管理

更新时间:2023-05-12 09:10:05  点击次数:  
  逐级签订保密责任书。军工单位保密责任体系具体划分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其他负责人、涉密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涉密人员等5类责任人。5类人员的责任要求各不相同,军工单位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的形式,明确5类责任人的保密工作责任,并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签订保密责任书,加强各级责任人的保密责任意识。
  实行领导干部保密责任保证金制度。军工单位中,业务部门是实施、开展保密管理最直接、最核心的主体,加强对涉密部门负责人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必要。军工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军工单位相关制度,对部门负责人采取保密责任保证金制度,这是对责任单位年度保密安全的管理情况交纳的保证金额。
  根据责任单位所承担的保密安全风险大小,可以将保密责任保证金进行划分,第一类是保密安全风险最大的科研单位和保密信息安全主管单位的第一负责人;第二类是保密安全风险较大的其他要害部门和要害部位所在单位、重要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第三类是保密安全风险较小的单位第一负责人。每类人员缴纳的保证金金额各不相同,与保密安全风险相结合,风险越高的级别缴纳的保证金越高。当然,保证金缴纳数额还应与单位工资水平相结合。通过实行领导干部保密责任保证金制度,可以进一步增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的保密安全意识,提升各单位保密管理效果。相关阅读:保密资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