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时事资讯

保密咨询:浅谈涉密人员的日常管理

更新时间:2022-02-22 10:15:02  点击次数:  
  宣传教育,是指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机关单位应根据涉密岗位的工作性质,涉密范围和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定期对涉密人员开展保密形势、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在岗保密教育、出国(境)前保密教育、参加外事活动前保密教育、参加重要涉密会议或活动前保密教育。涉密人员参加保密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对其进行年度考核的内容留存。
  日常监管,是指机关单位通过签订保密承诺书、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境)管理制度以及执行保密纪律情况考核等,对涉密人员进行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可结合工作实际,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或组织签订专项保密承诺书。工作人员临时参与保密工作的,也应当签订保密协议。机关单位应当把保密承诺书的签订与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保密承诺长效管理机制。涉密人员发生泄密或者造成重大泄密隐患时,必须及时向机关单位报告。机关单位发现涉密人员有重大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向公安、国家安全和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
  离职离岗脱密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时,应清退个人所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二是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时应与所在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三是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情况确定脱密期,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因私出国(境),不得擅自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商独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服务。
  权益保障,涉密人员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在就业、出境、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在限制涉密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依法给予相应补偿。机关单位应当积极通过多种措施,保障涉密人员权益。
------分隔线----------------------------